450 支废弃伞重新拼装而成的漂流装置艺术 Harvest
在哪里跌倒,就要从哪里爬起来,夫妻档设计师Amanda Schachter和Alexander Levi所组成的 SLO Architecture,去年三月在 Kickstarter募得资金,完成的水上装置艺术 Harvest Dome 1.0,下水后却不幸被水流沖到 Rikers Island,被当地的狱警当成「不明飘浮物体」处理掉。不屈不挠的他们,决定再次挑战 Kickstarter,提出 Harvest Dome 2.0 计画。
不幸坏掉的第一代Harvest Dome,顶部弧度比较不圆,底座则是用木头打造,比较容易吃水。
Harvest Dome 2.0大小约24呎x18呎,是个由被暴雨吹坏的雨伞骨架和塑胶瓶所组成的球体。和Harvest Dome 1.0相比,Harvest Dome 2.0更为精緻,雨伞骨架撑起了16个圆形,使得整体结构更为「圆」满,设计师捨弃了原有的木头底座,改由128个2公升大小的汽水塑胶瓶,肩负起飘浮的重责大任,漆上白漆后,几乎和主体结构融成一体。设计师希望藉由Harvest Dome 2.0,表达纽约被水环绕的意象。
为了增加浮力,而改用保特瓶当成浮板。
或许是他们的毅力感动了上天,又或者是大家被他们的设计所感动,总之,这回他们成功筹募到美金 7,596 元(约台币 22.7万),才能再接再厉完成 Harvest Dome 2.0。
从内往外看可以看到交错而美丽的弧形,对于一般人来说,要处理坏掉的伞常常是一种麻烦,谁想得到原来也可以有这样的风貌!
Harvest Dome 2.0完成后,沿着 Bronx 河出发,这回总算顺利抵达 Inwood Hill Park。设计师强烈推荐搭着小船,在距离两到三呎的地方停下来,好好体验Harvest Dome 2.0所带来的平静与震撼。
上一篇:45%的人觉得上司的能力比自己差 下一篇:4500万的法拉利,牛逼哄哄上高速,结果在收费站丢尽了脸